文章

顯示從 2013 起發佈的文章

大棠紅葉

圖片
以往經常聽見大棠紅葉,香港也有紅葉不需去日本了,也見過一些人拍大棠紅葉也頗漂亮。自己一直都沒有拍過紅葉,當然去日本京都影紅葉是我的夢想,但在香港那麼近的大棠也未去過。今年Leica Group的影友會一起去,而且有人先探路,就在上一個星期六去了。 裝備是當然的Sony A7r,鏡頭帶了Leica Elmarit-M 28mm、Leica Summilux-M 50mm II及Vivitar Auto-Telephoto 135mm F2.8 Close Focusing,沒有三腳架。到元朗西鐵站等齊人就乘的士直接上大棠山道的停車場,再一條直路的上去拍攝。 說真的,對這個香港紅葉聖地的印象是:「什麼?!就是這樣的紅葉呀…」一路上只是有疏疏落落的一兩棵紅葉樹,多的也是數棵,絕沒有一條路兩旁紅葉紛飛的場景,而且葉也不是很紅,要紅、黃、綠錯落有緻的景觀是想也不要想…所以拍紅葉的角度很有限制…而且發現自己也不怎樣識拍紅葉,總的說是很一般,不太滿意… 拍攝時多是用大光圈,有時太光要調快快門速度,之後又忘了調回,所以後期一些相片雖然夠光但一直在用1/800快門速度,auto iso令iso很高令相片質素變差了,對裝備的不熟悉度至的錯誤。 算是一個學習吧!

蘭桂坊嘉年華 / Lan Kwai Fong Carnival 2013

圖片
與The Leica Met攝友星期六去了蘭桂坊嘉年華,人來人往,用Meyer-Optik Primoplan 58mm F1.9 V鏡頭內都是一堆人,拍了沒幾張就決定用比較長焦的Vivitar Auto-Telephoto 135mm F2.8 Close Focusing這顆鏡頭,拍些closeup的照片,盡量避開一個鏡頭幾個人的情況。 去片吧! 蘭桂坊少不了得啤酒!

Sony A7r紅移問題一說

由Sony A7/A7r一出試用,紅移或者叫紅閘的問題就一直傳播著,這個說某某鏡頭會有紅移,那個講某某鏡頭設計才會有紅移。我本人對光學理論,感光體設計等等一點也不熟悉,所以上網看了一下資料,而我也沒有試有紅移機會的鏡頭,在此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首先何為紅移?一般是出現於由比較廣角鏡頭所拍的照片,照片四邊會失光,而且顏色偏紅。如果光照落感光原件的入射角度太斜,例如感光原件四邊,感光體只能感應到部份光令到失光,而只有感光體部份感光亦會令到偏色,但為何只偏紅呢?我也弄不明白,明白大概就可以了啦。 一般廣角鏡鏡尾會比較凸出,會較接近感光原件,所以邊位光的入射角度會比較斜,出現紅移的機會較高。相反如果鏡頭設計可令鏡尾不凸出的話,紅閘機會就會小,所以不可一概而論一定某某焦段鏡頭就一定會有紅移。

Sony A7r初步用後感

圖片
入手Sony A7r二天,實在是愛不釋手,握手手感雖不是很好但也不差,用135mm鏡頭對焦容易,電子觀景器又大又光亮,與光學觀景器也不差太多,如在低光環境下更有優勢。在用Hawk's Factory Helicord Leica M to NEX接環,所有Leica M鏡頭的最短對焦距離也可減半!原理其實是接環可伸長,像是加上了extension tube令對焦距離縮短,這樣能大大令到Leica M鏡的可用性增加不少。而且可上下掀的LCD,令街拍更容易,而且有鋒值對焦也令成功率大增。 直到現在我也只是用了Leica Summilux-M 50mm II及Vivitar Auto Telephoto 135mm F2.8 Close Focusing兩顆鏡頭,廣角及超廣角也未用過,什麼HDR、全境、夜境等等的也未拍過。但對36m的畫質,配上Leica鏡頭後的立體感、“奶”味、空氣感等等,我覺得不輸Leica Digital M,令我很驚歎。唯一是鋒值對焦是有點慢,有時很難看見提示,需要點時間適應。 廢話少說,去片吧! Vivitar Auto Telephoto 135mm F2.8 Close Focusing:

Vivitar Auto Telephoto Close Focusing 135mm F2.8 Konica AR Mount

圖片
為了迎接Sony A7r的來臨,為了用盡Leica M時不會用的鏡頭,我已在ebay買了三顆老鏡,而且會賣出一直放在防潮箱的Letiz Summaron-M 35mm M3 version眼鏡小八妹,差不多可以一鏡換三鏡! 在網上拜讀了一篇講述M42老鏡的文章,立時矛塞頓開,發現了一個新世界,一個很多比Leica便宜很多很多但質素又很好很好的鏡頭世界。M42包含了東德蔡司、西德蔡司、日本旭光光學、俄羅斯鏡。三顆鏡頭有一顆是日本製的微距鏡,二顆是東蔡的超廣角及標準鏡頭: Vivitar Auto Telephoto Close Focusing 135mm F2.8 Konica AR Mount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0mm F2.8 M42 Mount Meyer-Optik Gorlitz 58mm F1.9 Primoplan V M42 Mount 今次先介紹第一顆 鏡頭,因為它最先送到,就是剛剛才開箱的。這顆鏡頭在ebay上買連運費只是一千四百多,我見在香港網上買賣大都要二千上下,算是便宜,而且可以看見鏡頭品相不錯,鏡片也很好呢。為何會選Konica AR mount而不是M42呢?因為網上沒有呀,只有AR mount,也沒問題了,以後有可能入多一、兩顆Konic Hexanon的鏡頭。

Leica是最好的?

Leica,一個經典的名字。 與它偶然在茫茫的網絡世界上相遇,驚艷!令我一見鍾情,難已自拔…與它相戀了三年,戀火仍然熾熱,雖然偶然會與Rolleiflex或Hasselblad約會調劑一下,但最愛仍是你。但Sony A7r的出現,有一剎那動搖了,但最後A7r的出現反而令我更了解我對你的愛。我是愛你的內涵(鏡頭及光學質素)而非你的外表(相機外型及品牌)! 自從Sony推出全片幅可換鏡頭相機後,不斷在網上有對Leica M Digital及Sony A7系列的比較,Sony人覺得A7系列是Leica Killer,Leica相機還有什麼價值可言;而Leica用家又對Sony的鄙視,可謂夏蟲不可語冰,鬧得不可開交。 作為Leica用家的我對Leica當然要維護了,Sony A7是Leica Killer這論點我是絕對不讚同的。第一,兩個是不同系統,Leica是rangefinder相機,是獨有的數碼全片幅連動相機,rangefinder的快速而準確手動對焦是不可替代的。第二,Leica相機的工藝技術也不是Sony A7可相提並論。第三,Leica接近百年的品牌,可稱為“男人的鑽石”,Leica已並不是相機及鏡頭那麼簡單了。有Leica用家會說是生活品味,當然這是見人見智,因為可見不少擁有昂貴Leica器材的人拍出傻瓜機質素的相片,對這些人來說,“Leica是生活品味”這句話是絕對認同的。最後一點是,很多Leica用家的財力雄厚,Leica相機根本不是一樣奢侈品,只是他們眾多相機系統其中一個吧,他們也可能會買Sony A7,也只是多一部相機。

政總晚霞 - Rolleiflex T, Kodak E100VS

圖片
政底總部外的草地很美很大,海邊的景色也非常迷人,為何總是隔三差五的令市民圍堵?為政者為何不能令市民欣賞一下政總的美麗?硬是令它變成與民為敵的地方…

觀塘裕民坊 - Rolleiflex T, Ilford Professtional Delta 100 and Kodak E100VS

圖片
與Leica Grop的攝友到觀塘裕民坊拍照,很多商鋪已結業,究竟城市發展與本土文化保育要如何平衡呢?

即影即有寶麗來風琴機 - Polaroid Automatic 340 Land Camera

圖片
星期六與太太去灣仔逛街,最主要是去一下日街、星街那邊,看看一些特色的小店。上一次Leica Group到灣仔街拍時看見一間專賣Polaroid相機的店,但當時因要趕去政府總部影日落而過門而不入,今次就可以入店內看看了。 店內很簡約型格,地方也大,不像另一間賣Polaroid的銅鑼灣小店比較迫,這間舒服些。店裡一個大牆架放滿不同類型及型號的Polaroid,算是相當齊全。店員很熱心而且詳細的介紹,像是朋友傾談,又用我們在看的Polaroid Automatic風琴機幫我們影合照。用Fujifilm FP-3000B即影即有底片,3000 iso的相片效果真的很好,相片很細致一點不像高iso相片,就這樣被吸引了。 原本是沒有想過要在這店買東西的,最後就買了340 model,塑膠機身、手動對焦、8.8光圈定焦鏡頭、鏡間快門、風琴摺疊機、分開對焦及觀景器、計時器。用Fuji Pack film即影即有,只需15秒可完成顯影,有3000 iso的黑白底片及100 iso的彩色底片。遲些還會有腳架及閃燈的配件,可惜是沒有self-timer。 本身這部相機就是一個盒…

Voigtlander Bessa R3m, Kodak Portra 400, Leica Lens

圖片
最近一連拍了三卷135底片,兩卷Portra 400、一卷Ektar 100,都是Kodak的底片,還有至少兩卷Kodak 135負片。而120底片,不計負片,還有10卷Kodak正片,100VS及100G,都是停了產的底片。 今次是Kodak Portra 400,有些是與Leica Group的拍友去灣仔街拍的相片。 去IT shopping完之後…

Rolleiflex T, Kodak Ektar 100

圖片
同上一卷 Fujifilm RVP 100 一起拍的,Kodak Ektar 100好細滑,拍出的效果很好,與Portra系列完全感覺是不一樣的。 很美的藍天,很好的立體感

Rolleiflex T, Fujifilm RVP 100

圖片
很久沒有帶Rolleiflex T出來了,相機中還有未拍完的底片,沖出來後發現原來是上年十二月去泰國布吉的… 這卷是近期拍的,用了Sekonic l-758D測光,但有些相片也錯了曝光,相信是有些相片用入射測光,但測光錶之前調校了為反射測光,自己沒發現就測錯了…幸好是數量不多。 始終還是比較喜歡拍正片,看正片實物真的很美,但可惜是沒有projector,而可以看6x6的projector又太貴了…掃出來的與看實物的差很遠…

中上環街拍、夜景

圖片
Leica Group的九月份活動,由住在中上環的成員負責行程,今次多了一位成員,絕對是有錢人,在網上論壇上多次看見他的相機鏡頭收藏,是多得嚇人,不論是Leica、Rollei、Hasselblad、Canon,每個品牌都是幾十、甚至過百件的收藏品…今次他帶來了Leica M Monochrome及Leica Noctilux,一機一鏡已過十萬大元了。 這次活動由堅道開始到長江大厦影夜景車軌為止,大家也是滿‘卡’而歸的。我就帶了Leica M-E、Leica Summilux-M 50mm II、Leica Tele-Elmarit-M 90mm及Leica Elmarit-M 28mm ASPH,亦帶了Sekonic l-758D、LEE Filters,三腳架就必不可少的了。 酒吧街的街拍,很多都是利用超焦來盲拍的。

手痛

今次寫這篇blog是痛著打的,打字會痛,用滑鼠會痛。痛了一個多星期,手腫到消了不太腫,但亦由平時生活不痛到影響了平日生活…工作也做不了,昨天回公司做了一點兒工作也痛得很,只好回家呆著吧… 醫生說有很多原因,抽了血驗,今天應該有報告了…

Hasselblad 500C/M, Kodak Portra 160, Carl Zeiss CF 50 and 180 F4 T*

圖片
買了兩支新鏡頭Carl Zeiss CF 50mm F4 T*及Carl Zeiss CF 180mm F4 T*,Hasselblad鏡頭不太貴,一支Leica Summilux-M 50mm II的價錢抵得這兩支鏡頭。如果轉換為135mm,120鏡頭的焦距是要乘以約0.651,即是32.5mm及117mm,一支廣角一支中距。 順道用一下新買的Sekonic l-758D,只拍了卷Kodak Portra 160彩負。今次很成功,只是頭一張空了,因為忘了上片就合上底片背,之後一上片就到了第二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對的,好用的測光錶令這卷底片曝光準確多了,很開心沒有“炒相”。因是試鏡相,只是在附近匆匆拍了一卷。 Carl Zeiss CF 180mm F4 T*

第一張在500px成為Popular的相片

圖片
在500px開了戶已有一段日子,但很少放相片,到現在也只是十多張。在500px看其他人的相 片,很多精彩作品,覺得自己的相不入流,還是算了罷。最近放了幾張北海道相及日落相,也有人按Like,不過也是三數個罷了。 昨晚上載了一張在三家村碼頭拍的相片,一個廣角的港島區夜景但仍有一點點日落餘暉的相片,其實自己不是太喜歡這張照片,感覺一般罷。但例如好像在Flickr上,是比較多人喜愛,所以就上載去了500px。

買買賣賣

最近買賣頻繁,我指的是攝影器材。 Leica M8已經完成它的使命,原本意思是留給太太用,但一年以來只是拿出去拍了兩次照,所以為免繼續放在電子防潮箱跌價,只有盡快賣出。在HKLFC上只是放了三天,很快就找到它的歸宿,一個資深的Leica底片機用家。 又將我第一顆的Leica M環鏡頭賣出了,就是Zeiss Biogon 28mm F2.8 T*。Zeiss鏡頭的保值能力比較差,而且當時是全新鏡頭買入,所以折讓比較多。也是巧合,買家亦是Leica M系的底片機用家,因為原本的一顆Voigtlander 28mm老鏡頭掛掉了,剛剛又見到這顆鏡頭在賣,真是有緣。 賣了Leica M8後,所有的UV/IR Cut濾鏡也是無用武之地,順理成章都是要賣走了,暫時只賣了B+W E39及E43濾鏡,反而原裝Leica E39的仍在叫賣中。 最後是用了兩年的Gossen DigiSix測光錶,亦都賣了。在拍底片後,覺得失敗率慢慢下降,但也是不太肯定底片究竟是拍成怎樣。DigiSix的確很方便,但功能上是有不足,很想拍好底片,所以想換另一個功能較好的測光錶。

三家村碼頭日落

圖片
原本不是要去三家村碼頭拍照的,是應該去燈塔那裡拍,只不過是第一去找不到,而日落亦開始了,就唯有在碼頭旁拍了。怎知拍了兩張照就發現燈塔就在不遠處,約莫再行幾分鐘就可到達,但三腳架、相機、濾鏡都已擺好了… 也罷,下次天朗氣清再戰燈塔! 今天的日落很美,不同時間有不同的色彩,很Magic的一天! 這一張有點複雜,是用了LEE Filter的GND0.3及Big Stopper,再在Lightroom中加了淺藍色的GND0.15。

流浮山下白泥

圖片
Leica機主第三次聚會是去流浮山及下白泥拍日落,下白泥的日落聞名已久但一直都沒有去,皆因太麻煩了,今次有人帶隊實在太好。去流浮山要先去元朗港鐵站,附近有巴士總站,乘K65巴士到流浮山總站,車程約半小時。 流浮山已去過兩次,今次已是第三次,記憶所及是沒太多東西拍,而實際上也是,所以我很快已脫隊去了海邊,用新買LEE Seven5的Big Stopper拍海。 由巴士站入,一條直路行去海邊,沿途都是海鮮檔及酒家。

今日最愛

圖片
北海道函館

初次認識Zone System

Zone System這個東西以前也有耳聞,亦曾經在網上找過資料看一下,但當時的我對曝光認識不夠,基本上不明白,也沒興趣去明白。數碼嘛,差不太多,就算一、兩級光也沒問題了啊,用Lightroom推光或推暗吧,用Highlight / Shadow去增加相片細節,這麼簡單,搞什麼Zone System了啦! 到近年開始拍攝底片後,就發現自己根本不太懂測光,很多時只是瞎猜,究竟要加減多少曝光呢,沒指標沒系統,有點隨意的估計,究竟拍出來的底片會如何,天曉得!買了Hasselblad後,實在太愛了,很想用它拍很多很多的相片,但問題是自己不想再浪費了心機時間,我要掌握到、預料到所拍的底片效果,因此Zone System再次進入我的視線。

LEE RF75 System - Big Stopper

圖片
初初接觸攝影,都會用漸變減光鏡、環型偏光鏡等等,為免每種不同大少鏡頭買一組濾鏡,多數人都會用濾鏡系統,而最為初學者採用的就是天涯濾鏡,一百幾十元有一套,質素可在價錢上反映。我曾經也有一套,現在已不知在那裡了… 高階的系統有Cokin、HiTech、LEE等等,經過網上找資料及評論後,我決定賣入LEE的RF-75 System,這是專門為rangerfinder、無反相機等等細相機而設的系統,幾乎能夠用在我擁有的所有相機,除了Hassselblad。 最近發現RF-75系統也有Big Stopper了,其實是Seven5,新一個系統,似乎是取代RF-75。在robert white的網店上竟然有現貨,立刻就買了,剛剛星期六收到貨,今天就算天氣很差也落樓下海濱公園試影。Big Stopper是一塊黑黑的濾鏡,減十級光,我已有LEE的ND0.9及偏光鏡,全部加上的話能減光14 2/3級光!不過就會偏色得很厲害。 今天天陰多煙霞,拍了的照片不太亮麗,用Leica M-E及Leica Summicron-M 35mm IV,Sekonic l-758D測光。首先是一張沒用濾鏡的相片,ISO 160、16光圈、1/30秒快門。

今日最愛

圖片
青衣城 Leica ME及Leica Summicron-M 35mm IV

Voigtlander R3M, Leica Summilux-M 50mm II, Fujifilm Superia X-tra 400

圖片
Voigtlander Bessa R3M一部M Mount的底片機,價錢便宜,當然是相對Leica的底片機價格了,一比一的取景器是一大優點,全機械操作,亦沒有光圈快門先決,但其實用作拍底片是更方便,因更易控制曝光的加減。

Hasselblad 500 C/M, Kodak E100VS

圖片
上星期買多了一個Hasselblad A12 Magazine給Hasselblad 500 C/M,賣方給了一卷過了期的Kodak E100VS正片來試A12有沒漏光。Kodak E100VS是已停產的正片,其實Kodak已全面停產正片,在我開始拍底片時已沒法拍得Kodak正片了。 因為要測試漏光否,所以用了很少時間去拍完了一卷底片,沖出後感覺很對口味,很喜歡…Kodak不再生產正片真是可惜呀。 用Canoscan 9000f掃了後,真是感覺不足,與實片相差十萬百千里!

大角咀海旁日落

圖片
幾年前去過拍照,當時還在使用Canon 350D,而且沒有現在的海濱公園。今天去沒了鐵絲網,寬闊的道路,有街燈有椅,不錯的拍照地方。從奧海城一期的A2出口,向海旁方向行約五、六分鐘可到。 今次帶了Leica ME、Leica Summulix-M 50mm、Leica Elmarit-M 28mm ASPH、LEE Filters Set、Hasselblad 500 C/M、Carl Zeiss CF 80mm F2.8 T*,Rollei Tripod、Gossen DigiSix,發現現有的相機袋是沒法帶Full Gear。 途中經過可拍凱旋門。

Hasselblad 500 C/M, Carl Zeiss 80mm F2.8 CF T*, Fuji RXP 400

圖片
用哈蘇影了第二卷底片,今次試試拍正片,但發現似乎用B Mode拍照有點問題…整卷底片得一半成功… 再到會展拍日落,不過今次用底片。

會展影日落

圖片
會展海濱公園是一個影日落的熱門地點,涉獵攝影已七年有多,我竟然一次也沒去過… 終於在過去的星期日,趁天色特別好下去了,很方便的一個地方,而且當日的日落及magic hour也沒令我失望而回! 當天帶備了Rollei Tripod、Leica ME、Leica Summilux-M 50mm、Leica Elmarit-M 28mm ASPH、Leica Tele-Elmarit 90mm及LEE Filter Set,可以說是全副裝備出動。不過當時發覺用28mm鏡頭太闊了,如果有35mm鏡頭就更好,這就是經驗了。 日落,用28mm鏡頭拍的。

120中幅皇者 - 哈蘇 / Hasselblad

圖片
35底片的皇者是萊卡(Leica),而120底片的皇者就是哈蘇(Hasselblad)。好幸運,前幾天在HKLFC上買到二機一鏡的哈蘇,而且價錢很便宜。A12底片盒、Hasselblad 500 C/M、Hasselblad 500 EL/M、Carl Zeiss CF 80mm F2.8 T*及45度眼平只是七千多元,而且還有上片器測光錶。一般A12+500CM+CF 80的價錢大約是八、九千元,所以真的超值。

美麗水鄉 — 大澳

圖片
大澳,一個聞名已久的地方,一個一直想去但又未去的地方。在網上看過其他人在大澳拍的相片,美麗水鄉的景致很令人響往。終於在過去的星期天,與幾位Leica攝友一睹她的真面目。 在網上論壇DCHOME上,有位很熱心的網友發起每月一次的Leica攝友聚會,可以既交流又拍照。雖然回應是有點冷淡,但也順利舉行了兩次,也幸得這位攝友的熱心,終於可以第一次踏足大澳。 我們原本計劃是由東涌集合再轉乘大嶼山巴士,但下午三時去到巴士站之時,我們都目定口呆…相信排隊乘搭巴士去大澳的人大約超過二百,十五分鐘一班車每班車五十人的話,也要超過一個小時,車程去大澳要45分鐘,最快去到大澳約下午五時,還影什麼相啊…!轉去的士站,只有大嶼山的士可以去大澳,的士站約有一百人,等了十多分鐘也只有三數輛的士…幸好很快有位攝友不知在那裡找了輛的士,順利入到大澳! 大澳大街其實不太特別,就是一般的離島市集,但去到河邊的鐵橋、木橋及棚屋,實在驚歎香港水鄉的美麗,會懷疑自己究竟真是身在香港嗎?!

今日最愛

圖片
嘉頓山

今日最愛

圖片
Voigtlander Bessa R3M, Leica Summilux-M 50mm II, FujFilm Superia X-tra 400, Scanned by Canoscan 9000F

今日最愛

圖片
Leica M-E + Leica Summulix-M 50mm II 尖沙咀嘉蘭圍

今日最愛

圖片
Leica M-E + Leica Summilux-M 50mm II

教會崇拜後感

之前承諾太太會陪她回教會四次,但一直沒兌現,今天終於提起精神去了。因應我昨晚看英超至深夜,今天是參與十二時後的“崇拜”。她現在所屬的教會擁有一座宏偉玻璃幕牆的大厦,我一直都很奇怪教會為何有那麼大的財力… 今天有點兒遲,崇拜已經開始,禮堂很宏大,有兩層,就像以前戲院有前、後及超等座那樣。台上正在唱聖詩,而且現場還有樂隊伴奏,有一套鼓、鋼琴、結他等等,還有控制室…禮堂四周還有不少大屏幕電視,打出歌詞、講者的內容、教會通告等等,有點豪華得令人咋舌… 簡單來說,這活動的流程是,唱歌、唱歌、站立、坐下、站立、坐下、禱告、禱告,講者講道,又唱歌、站立、禱告,說說教會狀況,唱歌、站立、禱告。是,是不斷的唱歌、站立、坐下、禱告…我未曾出席過崇拜,感覺就是重複做著這幾樣事情。 對於一個沒宗教信仰的人,參與這宗教活動後,是有點想法。我是一個很難有宗教信仰的人,會對很多事物質疑,對一些說話反感。我對基督教、天主教、彿教也沒抗拒,只要是導人向善就是好。就像今天的講道者,用了不少時間去引經據典,主要是說不要去教會敬拜變成例行公事,要全心全意。我很讚同他所說的意思,但在他引用詩篇去支持他所說的道理時,我是有點質疑。 首先我對聖經一點認識也沒有,不知詩篇是什麼,想是聖經中的一部份,集合了關於神、耶穌基督的詩。對於他的說法解釋,有些我覺得是沒什麼嘛,可以是這樣解釋,也可以有其他解釋,我不明白為什麼就是要信他的解釋。用詩為基礎去解釋道理,第一究竟詩是什麼人寫,所寫的詩的實際意思是什麼,為什麼我要相信…基於有點兒弱的基礎去再推論一些東西或道理,所推論的東西或道理又是否能令人信服…而且我覺得他所說的話是你要信神,信了講下去就是,所以對一個沒信仰的我來說是不大適合。我是不太認同他的論據,可能時間關系也不能很詳盡的講解吧,但我認同他所表達的意思。 而對於崇拜的流程,我有點不耐煩,唱聖詩沒興趣沒心思欣賞,又常常站立、坐下、又站立,更是不耐煩。我自己覺得如果信就是信,形式是沒必要的,去聽聽講道增進認識是不錯的。不過這種活動是有需要,教徒能有定期聚會,能令大家有向心力。 總結這次的經驗,就是再去崇拜活動對於我認識基督教是無補於事。但對這次的崇拜的感覺是比較好的,沒有太多硬消,沒有太多神是你的中心、審判、信者得救的說話。

Polaroid SX-70 - 三盒底片後的經驗

圖片
買了Polaroid SX-70後很積極地拍、拍、拍,拍了三盒底片,二盒彩色PX 70 Protection及一盒PZ  70 UV100黑白No Protection。感覺就是…很浪費金錢,失敗率頗高… 底片的感覺很好,相片顯影後的感覺極棒,不確定性更增加了趣味,但一盒底片八張,三盒都是只有五張成功,失敗率算是相當高。其中最大問題是按下快門後相片不能順利捲出,相片就會報廢,而且相機會當了,要將底片盒拿出來再重新插入,算是重設相機。但因為底片盒頂上已缺少了保護,一拉出來的話,最上面的相片會立刻走光,又會報銷另一張相片…所以要留下原本底片盒的黑卡,將它插在底片最上來防走光,但在插入黑卡時又會不小心走光…這張就是插入黑卡走光後相片

明星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 可會想起我 可會記得當年我的臉 曾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 當你記起當年往事 你又會會如何 可會輕輕淒然嘆喟 懷念我在你心中 照耀過 我像那銀河星星 為你默默愛過 更那柔柔光輝 為你解痛楚 當你見到光明星星 請你想 想起我 當你見到星河燦爛 求你在心中記住我 每次聽張國榮唱這首歌的歌聲,總是覺得是他的讀白…不要再傷心… 但又…仍然很傷心…

微型藝術展

圖片
青衣城有微型藝術展,分香港及臺灣部份,所有展品都很精致,尤其香港部份的做得很真實很仔細。今次分別在Leica M-E及Panasonic GF-1用上Leica Tele-Elmarit-M 90mm鏡頭,最後所有在GF-1的相片都放棄了,實在差得太遠了… 巴士

香港花卉展2013

圖片
又是一年一度的花展,今年興致缺缺的不大想去湊熱鬧,但又很想一試Leica Tele-Elmarit-M 90mm這支鏡頭,如果用在GF-1上是180mm囉。所以在不大情願之下也在星期六晚收拾好裝備,準備星期天拍攝。 真是天有不測之風雲,天文台預告星期天會有大雨… 當天早上醒來天陰陰的但也沒下雨,再三考慮下決定照原定計劃下午出發,如果當時還沒下雨的話。但就將Rolleiflex T、相關底片及配件從相機背包中拿出來,也不帶三腳架了。幸好出發之時也沒下雨,只時心中不勉忐忑。 匯合教會聚會後的太太,原想去九龍廳飲茶但已滿座,接著香格里拉、唐閣、明閣都是滿座…終於最後訂到了在iSquare的粵海一號…無敵維港景、超高樓底、型格裝潢兼具米芝蓮一星,食物質素也不錯,服務也合意,價錢當然是有點份量,一客甜品兩位茶介三百多元結賬只得四籠點心可有五星服務 (六七八九十的下聯實在想不出來) 。享受著明媚的風景及美食外,窗外亦都風雲色變,時雨時晴。 最後去到會場,人比想象中多,花亦比想象中殘,亦沒了陽光。在會場行了一圈,多年來香港花展已是因循守舊毫無特色可言…只逗留了大半小時就與太太離開,到天后附近的Peace Square飲花茶去了。 今次太太用GF-1加上Panasonic Leica Macro Elmarit 45mm F2.8,而我就全程只用Leica M-E及Leica  Tele-Elmarit-M 90mm拍照。 我的照片:

今日最愛

圖片
最近重執之前的相片上載到Flickr,這張相片已是2006的花展所拍攝,七年前了啊!

Polariod SX-70 Land Camera

圖片
Polariod SX-70,一部經典相機,最特別就當然是即影即有的功能,還有是它變形金剛的結構。上圖是打開了的SX-70,這是能影相的狀態,而下圖是收起的狀態,就是一個皮盒一樣,實在很厲害的設計而且很有型! 這相機已在很久以前已停產,這一部是70年代頭所生產的,是第一代的型號,但四十年的相機仍然能操作良好。而Polariod在2008年宣布停產相機的對應底片,當時就有一浪相機的拋售潮,後來有一班對Polariod SX-70的愛好者發起集資買了Polariod的底片生產線及技術再生產底片,這計劃名為Impossible project,現在生產相關底片及配件都是以這個計劃命名。

中環西班牙餐廳 Sal Curioso

圖片
星期六中午是我倆Restaurant Week的第二炮,太太訂了一間吃Tapas的西班牙餐廳。餐廳在中環半山,由雲咸道直上,經過藝穗會後就到。餐廳在二樓,一上去可看見右邊的酒吧及左邊的開放式廚房,酒吧吧檯很有西班牙色彩。 去到用餐區就很光亮,因為餐廳有一個大露台又有很闊的落地大玻璃,而露台就是對著藝穗會。 Restaurant Week的午餐是每位$158,可以在10款Tapas及三款甜品中選四款,不包括飲品。我們兩個就選了6款Tapas及2款甜品,也選了一款叫Step Up的飲料。飲品味道以菠蘿味為主,有少少薑味,好似還有啤酒,味道不錯。

紅磡日本餐廳 Kazuo Okada 岡田和生

圖片
今年太太在Restaurant Week中訂了三間食店,今天晚上是第一炮,以懷石料理馳名的Kazuo Okada 岡田和生。它推出的Restaurant Week菜單只有五道菜,收費每位$438。昨天晚上找尋食店的位置,原來是在紅磡海名軒,真是有點兒遠啊…在尖沙咀乘6X小巴到黃浦總站再行數分鐘左右。 乘電梯上五樓,一開電梯門就看見有五至六位職員企在大堂招待,當時真有點意外,原來同層另有三間食店,相信是同一集團。說明吃日本餐後有職員帶去,在岡田和生門口再有一位穿著和服的小姐帶位。一入店裡就望見一列大玻璃窗,窗前數張檯都是四人大小的檯,但只有兩張椅,都是望向窗外的維港夜景。行進大堂是一個很大的開放式廚房,它的三邊都是bar檯形式。我們被安排坐在一張面向維港的坐位,可惜外面有點濛,浪費了。 點了Restaurant Week的套餐及一杯長野縣清酒,套餐有二款頭盤、一個主菜、飯及湯和甜品,連加一已經過千大元。等了一會,侍應上了第一度菜,但原來是送的,說是給顧客一個驚喜,又的確相當驚喜。侍應好詳細的介紹它的用料及烹調方法,以後每度菜都會這樣介紹,甚至會解釋為何要這樣烹調。 這個菜我也只是記得大概,最上面的是日本飽魚粒,中層有芹菜、青瓜等,第三層有另一款蔬菜,再伴有兩款醬,只記得一款是菠菜蓉汁。味道有不同層次,鮑魚粒也鮮。

保溫法式濾壓壺 - Espro Press

圖片
自沖咖啡已經有二個多月,每朝早必定會沖一杯咖啡才吃早餐。如果要上班,每天在家先將咖啡豆磨好放入膠袋帶回公司。通常由磨好咖啡粉到公司沖咖啡相隔約45分鐘至個半小時,時間是有點長,的確會影響咖啡風味,最好當然在公司磨豆了,但又實在太過了點…不過在這二個多月的經驗告訴我,風味其實影響不大。 在公司不可能用V60濾器來作手沖咖啡罷,太招搖了,用法式濾壓壺就最方便而且品質有保證兼穩定,只是清洗比較麻煩。一開始買了Hario的玻璃法壓壺,它的過濾網比較細密,可以減少咖啡渣。法式濾壓是直接用熱水泡咖啡,而濾網功能只是用作隔咖啡渣,所以咖啡中能淬取得到的東西都會留在咖啡內,無論是好的或是壞的,但偏偏我愛上了這種比較上狂野的咖啡。

今日最愛

圖片
在旺角逛街,抬頭一望就很喜歡這排紅燈籠,抬手一拍,玻璃中的倒影很美。

今日最愛

圖片
在泰國布吉的Sala Phuket Spa and Resort裡的房間影的,Rolleiflex T拍Leica M-E,一張我很喜歡的120底片相片。

手沖咖啡 - 理論篇下

請再次注意,此篇理論只是一個咖啡極新手所寫。 水 沖調咖啡除了咖啡豆外,當然是要水吧。 水質 跟據SCAA杯測,對水的總固體溶解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有嚴格規定,不能硬也不能軟,範圍是75ppm至250ppm,最理想是150ppm即是150mg/Litre。太軟會淬取太多,太硬會淬取不夠。有人會非常講究的只會用某某牌子的礦泉水,有些人只會用過濾的水,有些只用不過濾自來水。我家中有自來水過濾器,但我也只是用沒過濾過的自來水來沖調咖啡。

手沖咖啡 - 理論篇上

請注意,這篇只是一位咖啡極新手的理論篇,可信性成疑。 咖啡豆 沖咖啡當然要咖啡豆,最重要的部份。 新鮮 無論用任何咖啡豆,是單品CoE豆或是綜合豆,新鮮是最最重要。一般生豆可存放很久,只要存放適當,一、兩年不是問題。但咖啡豆要經過烘焙才可用作沖調咖啡,烘焙後的咖啡豆最適合飲用是在烘焙後3至10日。這段時間烘焙的化學作用已經穩定,而熟豆的風味也未消去或氧化掉。經過烘焙後的熟豆內裡充滿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是隔絕氧氣避免氧化的保護層,不過二氧化碳會逐漸流失,咖啡豆的風味也會慢慢因氧化而淡去。 所以當咖啡豆磨碎為咖啡粉後,二氧化碳會迅速消失,咖啡也會快速氧化。因此,只能在沖調咖啡前才磨研當次所需的咖啡粉,盡量不要預先磨粉。當沖調咖啡第一次下熱水落咖啡粉上,如果咖啡粉釋放出大量氣體,甚至會形成一個氣泡小山丘,而且會維持數十秒,這就代表咖啡粉非常新鮮。

回顧與展望

2012過去,很多人也會回顧過去一年,自己亦想一想…嗯…有什麼好說呢? 最明顯的改變相信是體能,2012是我運動得最少的一年,體能明顯是下降了。打羽毛球的耐力與速度也比以往差。一星期一至兩次運動量不大的羽毛球,對體能鍛練沒什麼幫助,反而慢慢減退。明顯的是,揹著一機一鏡外出,行不了多少時間已覺得頗為疲累,弄至減少了帶相機外出次數…其實羽毛球技術上也有進步,對反手技術的掌握已有很大的進步,反手高遠、後場放網、剎球也做得到了,雖然穩定性還不太好,但漸入佳景。 攝影方面,圓了擁有Full frame Leica相機的夢想,Leica M系鏡頭也有28、35、50及90,算是很齊全。自己對Leica的質素很滿意,也令到我重捨對攝影的樂趣。Rolleiflex T帶我進入了中幅菲林相機的世界,也令我對收藏古董相機產生興趣,之後的Leica IIIf及Yashika Electro 35也是主要為了收藏。而對getty images的邀請,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沒什麼事,但對一個非常業餘的攝影愛好者來說,的確是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