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包含「Rolleiflex」標籤的文章

政總晚霞 - Rolleiflex T, Kodak E100VS

圖片
政底總部外的草地很美很大,海邊的景色也非常迷人,為何總是隔三差五的令市民圍堵?為政者為何不能令市民欣賞一下政總的美麗?硬是令它變成與民為敵的地方…

觀塘裕民坊 - Rolleiflex T, Ilford Professtional Delta 100 and Kodak E100VS

圖片
與Leica Grop的攝友到觀塘裕民坊拍照,很多商鋪已結業,究竟城市發展與本土文化保育要如何平衡呢?

Rolleiflex T, Kodak Ektar 100

圖片
同上一卷 Fujifilm RVP 100 一起拍的,Kodak Ektar 100好細滑,拍出的效果很好,與Portra系列完全感覺是不一樣的。 很美的藍天,很好的立體感

Rolleiflex T, Fujifilm RVP 100

圖片
很久沒有帶Rolleiflex T出來了,相機中還有未拍完的底片,沖出來後發現原來是上年十二月去泰國布吉的… 這卷是近期拍的,用了Sekonic l-758D測光,但有些相片也錯了曝光,相信是有些相片用入射測光,但測光錶之前調校了為反射測光,自己沒發現就測錯了…幸好是數量不多。 始終還是比較喜歡拍正片,看正片實物真的很美,但可惜是沒有projector,而可以看6x6的projector又太貴了…掃出來的與看實物的差很遠…

今日最愛

圖片
在泰國布吉的Sala Phuket Spa and Resort裡的房間影的,Rolleiflex T拍Leica M-E,一張我很喜歡的120底片相片。

Canon Canoscan 9000F - 平價底片掃描器

圖片
因為想嘗試中幅底片又嫌中幅數碼貴,終於買了部價錢合理的 Rolleiflex T 。但玩菲林機,相機價錢反而不是大問題, Rolleiflex T 也只是數千元,但菲林價錢、沖哂菲林、掃描底片,通通是錢。一卷120正片大約$40,沖一卷120正片$30,掃描逐張計,一般$4一張,十二張就$48,哂一張5s相片$4,哂一卷又是$48…可以計一下,一卷正片所費是$166,就算不哂相亦要$118…影10卷菲林就要過千了。黑白菲林成本差不了多少,負片就便宜一些,也是十多二十元的差距吧。沖正片及黑白還要去Pro-lab,去普通沖哂店至少等一星期,幸好荔枝角最近開了一間Pro-lab,還算就近。 要節省一下玩菲林的成本,菲林底片沒法子,唯有向沖及掃描埋手。學沖菲林需要一段日子,聽聞沖黑白底片比較上易,我亦有興趣學習,但做事一步一步來,先將菲林拍好先吧。而掃描就容易得多了,只要買台底片掃描機就可省下外出掃描的費用,只是要選擇那一台的問題。

Rolleiflex T - Fuji Velvia 100 正片 - 嘉道理道

圖片
經過拍了一卷彩色負片後,我就 決定要拍正片 ,操控在自己,拍得好不好也是自己的事。找了一天春光明媚的下午,去了從未去過的旺角豪宅區 - 嘉道理道。在那裡?知不知男拔萃在那?就是男拔旁邊上斜的馬路。 路上行人極少很清淨,沿路都是大門大戶的獨立屋,大多數都種了很多花草樹木,偶然會看見不知名鳥兒飛到樹上欄上,可說是鳥語花香。就在這一段路上,花了一個多小時,拍了我人生的第一卷正片Fuji RVP 100。因為正片需要準確的測光,每張相片都是小心翼翼的測光或在估計測光。今次也終於記得要記錄下每張照片的拍攝資料,EV、光圈值及快門值等。 一直很憂心究竟自己測光能力,因為有些情況不能入射測光的話,就要用反射測光加上判斷。幸好沖出來後的幻燈片還好,雖然有二、三張有點欠曝,但並不嚴重。 以下是沖哂店掃描正片後的數碼檔案,反差及飽和度也過高:

Rolleiflex T - 黑白照 Ilford Delta 100 Professional

圖片
第一次用Rolleiflex T拍黑白照,買了ILFORD DELTA 100 Professional這卷菲林,價錢有點兒貴,但拍出來的效果亦是物有所值。用菲林拍黑白的確是有味道得多,比起用數碼轉黑白真是兩回事,已愛上了。 但原來用Ilford Delta 100是要去Lab沖相片,一般沖哂店是做不了的。但有些黑白菲林是用C41沖,例如Ilford XP2 SUPER 400這種菲林就應該在一般沖哂店做到。 在旺角、太子四處轉,拍了一個下午就這一卷。

初試菲林後感

圖片
買了中幅菲林機Rolleiflex T後拍了三卷120彩色負片,用菲林拍攝的過程是有趣的,我亦很享受小心翼翼地測光、構圖,細心的觀察,慢慢地思考,享受著拍攝的樂趣。將拍攝好的菲林交給沖哂店後,那種忐忑期待的心情,當收到底片及成果的喜悅,是數碼攝影找不到的。 昨天將四張相片用底片光學放大的做法哂出來,三張5s及一張6s。s的意思是square,因為6x6菲林底片是正方形,5s是5吋乘5吋,6s就是6吋乘6吋。哂一張5s收費$4.5,6s收費$14。非常期待著中幅菲林哂出的相片,但看到相片後的感覺是。嗯…就是這樣嗎?弄錯了什麼呢?

Rolleiflex T試影 - 九龍公園

圖片
在網上找尋120彩色負片的資料,主要是富士與柯達兩大牌子,在兩者之間,我選擇了富士。因柯達已全面停止生產正片,而不久將來我亦會拍正片,因想熟習一個牌子的菲林,既然柯達只有負片,就選擇了富士。再在富士的120彩色負片中選擇了Fuji Pro 160C,其實也沒什麼原因,只是ISO160比較好用而價錢又不貴。去旺角萬成買兩筒Fuji Pro 160C,價錢$35,比較Rollei Colour Negative的$70,便宜了足足一半!不過買了後看看expiry date是今年四月只剩一個月時間?立刻回頭問職員,她說是最後一批了,這菲林已停產…

花展2012 — Rolleiflex T篇

圖片
在 上一篇 說過我帶了Rolleiflex T一起參與今年的花展,用GF-1和 Panasonic 45/2.8 影了一個多小時後,約莫四時多,是 Rolleiflex T出動了。今次是用差不多到期的Fuji Pro 160C彩色負片,在當日猛烈陽光下是有餘的了,用ISO 50也可以啦。 在拿出Rolleiflex時已有心理準備,它獨特的外形應該會很吸引其他人的目光,但儘管心裡有數,有時候仍然覺得不大自然。經過上次的失敗,痛定思痛下,在網上找尋入射及反射測光的分別,入射測光是比較準確,所以盡可能用入射測光。迫不得意下要用反射的話,就要靠點判斷加減曝光了。 一筒菲林只有十二格菲林所以每張都要想好怎樣影,構圖、曝光、選景、選角度都要慢慢試。有時左望右望,測好了光,最後都會不按下快門就轉身離去。當天光線充足,下午近黃昏時份光線柔和,採光拍攝最好,可惜我功夫有限,還需努力呀。 這張光位over了,主要是人太多,根本去不了光位測光就算了,應該仍可以約量減少曝光,但就是疏忽了,不過也爆得很cute。

第一卷120負片…的結局

圖片
本來是要寫介紹Rolleiflex T的文,但今天收到第一卷120菲林的底片,不能不先寫一下啦。在旺角星際三樓Focus沖加掃描,收到我第一份中幅底片,先看掃描後的index相,一看就知大半相片失敗了…嗯,有點奇怪,沒了第一張相片而最後一張又沒影像啊?!應該是入菲林不正確,所以拍第一張相片時並不是菲林。 頭四張相片都是很奇怪的黃,像是四十年前陳舊的老相片,這四張相片都是用Rolleiflex T的測光錶測光,可能測光表有問題,亦可能是我用不得其法。之後的相片全是用DigitSix測光就正常得多了,雖然仍有曝光及手震問題,但至少成功率大了不少。但在用DigitSix時,有時候沒在意就用錯入射、反射測光,導致曝光失誤。 首先看看正常的相片,菲林是Afga Rollei DIGIBASE CN 200 Un-mask Colour Negative: 最sharp是這一張相片,立體感亦很強。

進入中幅菲林世界 - Rolleiflex T

圖片
Rolleiflex,德國雙鏡反射相機 (Twin Lens Reflex TLR),是由德國公司Franke & Heidecke所生產。Rolleiflex是120中幅相機,6x6的正方相片有別於一般的135相片,比較上獨特。Rolleiflex外型經典,長方形直立式機身,相機前的兩棵鏡頭,機身機件的精良,將德國的相機工藝技術之高表露無遺。Rolleiflex是高階的相機系列,亦有Rolleicord及Rollei-Magic等的低階系列,而這部Rolleiflex T就是界乎於Rolleiflex及Rolleicord之間的中階系列。 對於菲林攝影,我完全陌生,可說是兩眼漆黑,唯一的菲林相機是結婚時中學同學所送的傻瓜機,印象中只用過二、三次罷。對於菲林的認識亦十分貧乏,連菲林有分負片(negative film)及正片(Slide)也不知道,更不要說認識它倆的分別了。我開始接觸攝影繼而將它作為愛好,是由數碼時代開始的。那為什麼會開始菲林攝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