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包含「理財」標籤的文章

七月投資回顧

經過五窮六絕之後,七並不能番身…恆指仍然是在22000點左右徘徊,這個悶局足足悶了幾個月。七月份動作比較多,在指數跌破22000點之時買入了幾隻股票,分別是思捷(330)、中國銀行(3328)、宏利(0945)及友邦(1299)。買入思捷原因是息率吸引,好像是超過五、六厘,而且希望歐債危機解決後有可觀的升幅,當然萬一出事就會大件事啦。銀行金融一直是我鍾愛的板塊,友邦今天出了業績,成績也不錯啊。暫時現有股票中,友邦是最好成績的,有超過30%盈利了啦。 與太太總共抽了六手iBond,哈…怎知全數配足,我不會賣iBond,因第一天的賣價扣除手續費後只有每手四百多元盈利,即約是第一年的利息。而且我一直都想將一些資金投放在債券上,所以我相信會持有iBond直至到期日的了。

五月投資回顧

最近市況上上落落,曾經跌落二萬二千點左近,但上落都是22000至24000之間,年頭買入了幾隻基金,環球、亞洲及新興市場都有,但環球基金比重多些,因為要平衡組合中亞洲基金近年的大升,二、三年間持有的亞洲基金都有55%至80%利潤。我亦沒有太過注意市況,只是繼續持有現有的基金及股票,但月供基金及股票就未有停過。現在選擇投資其中一個要素是,不能太花時間,所以基金投資為主,股票亦多選大型股,而月供計劃好處就是不花時間。 由金融海嘯前已開始月供基金及股票,但恆指到20000點就停止了月供股票,因當初已決定減少股票的投資比例。但上年年尾開始見市況停滯,就又開始再次月供股票,總共四隻股票,匯豐銀行(0005)、盈富基金(2800)、中國銀行(3988)及思捷環球(0330)。如果市況再次上升或股票組合價值已到預定投資比例,會再次考慮停止月供股票。在25000點附近,賣了招行(30%利潤)及中行(110%利潤),之後在23000左右換入世茂及農行。

豬仔錢箱

圖片
上年我太太買了個豬仔錢箱給我作禮物,我就將平時買東西的硬幣入錢箱。我一般都會入五元及十元硬幣,一元及二元硬幣比較少,這樣就不需時常煩惱太多硬幣,而且又可慢慢不覺地儲一些錢。 前幾天個豬仔錢箱已經滿滿的,懷著興奮的心情開了它計一計究竟有多少錢。數了很久,足足有幾百個硬幣,最後總數是$1,427,收獲不錯啊!之前擔心去銀行入大量硬幣要收手續費,後來問了渣打銀行只要五百個硬幣或以下就不收費用。這次約有三百多個硬幣,不需付費。現在將不同硬幣分別入了膠袋,準備星期六存入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