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包含「Panasonic」標籤的文章

山步行 - 針山草山

圖片
今次行程比較辛苦,由城門水塘菠蘿壩上針山,再上草山,然後繞一圈城門水塘,在另一邊回到菠蘿壩。路程不只要上兩個山頭,而且要行14公里,中途沒有補給,算是有難度的一次,所以今次行程只有四人。 路程所經地點如下: 菠蘿壩 → 針山 → 草山 → 鉛礦坳 → 菠蘿壩

山步行 - 鶴咀

圖片
二月份的行山活動,由我們的搞手選定的路線是鶴咀,一個相當美麗的地方,它就在龍脊的南面,而且鶴咀還是海岸保護區。這次同行七人,人數上是比較多的一次,皆因此路線較容易而且風景優美。 這次亦是在筲箕灣港鐵站等,然後一起在附近食肆吃早餐。之後到巴士總站乘新巴9號巴士,巴士線路是由筲箕灣去石澳,到鶴咀站下車,是一個迴旋處,旁有水務署食水缸。

山步行 - 老虎頭

圖片
今次行程是由梅窩去愉景灣,主要是登上老虎頭,路程並非太長,只是9公里,但在尾段落山相當斜,而且多是山石路,有一定難度及危險。基於這個因素,這次行山之旅只有六人參與。 看這次行程的Elevation Graph,由1m登上442m之後急落山兩段,落山段體力消耗反而會比上山大,因為要一直蹲下來保持低重心落山,雙腿會很疲累。

山步行 - 釣魚翁 (西貢三尖之一)

圖片
繼一月一日登獅子山後,今天挑戰更高難度的西貢三尖之一,釣魚翁。三尖分別是蚺蛇尖、釣魚翁及睇魚岩頂,蚺蛇尖最高最險要,其次是釣魚翁,而睇魚岩頂敬陪未席。這次路徑可難可易,如登釣魚翁就在分岔口離開釣魚翁郊遊徑,如不登山可繼續行釣魚翁郊遊徑,可以在前方再匯合。 今次同行人數頗多,除了一班比較熟悉的行山友人外,還另外呼朋喚友,人數幾達二十人。釣魚翁位于清水灣半島,我們相約在鑽石山91號巴士站等,乘巴士到清水灣道五塊田站下車,車程約莫45分鐘。 行程如下: 五塊田 → 上洋山 → 廟仔墩 → 釣魚翁 → 大坳門路 (布袋奧)

今日最愛

圖片
西九龍海濱長廊,一個吹吹海風散散步的好地方。

今日最愛

圖片
這張相已在facebook上亮過相,但它實在是我的“今日最愛”,所以亦在blog上分享了。相中是我,拍攝的是我太太。我正在“引導”太太愛上攝影,先教她用易於上手的GF1。 Panasonic GF-1及Panasonic 20/1.7

今日最愛

圖片
在福來邨隨拍,這相片是離開之時,一手拿著一大袋花膠,單手拿著GF-1回頭看見這天氣的變幻、斜陽影照中時拍下的。

今日最愛

圖片
今天在深水埗所拍攝,鴨寮街的一個擋口,擋主正專心的工作。看見這個情景,我以盲拍方式用GF-1拍下了,很愛生活記實式的照片。

工廠大廈裡的Fine Coffee - Bondi

圖片
颱風匆匆的來亦匆匆的離去,一覺醒來藍天白雲,像是沒遭遇過風雨。用 Leica IIIf及Summitar 拍了卷Ilford Delta Professional 400的黑白菲林,趁天氣還好去荔枝角沖了吧,亦順道去一試太太找到的工業大廈裡的餐廳。 原本的計劃是先將菲林拿去pro-lab沖,吃完午飯就可以拿回沖好的底片,但人生總是充滿意外,今天pro-lab因東主病了要早關門,底片亦只能放假後才能做好。沒法子啦,人已到了,也只好接受這安排了…

2012花展

圖片
過去的花展多是在開始後的第二個星期六或日才去,原因只有一個,避免人多擠迫,但問題是過了七、八天時間,花花草草經過多日的好天曬落雨淋之後,很多狀態已是奄奄一息了…所以今年決定第一個星期天就去,希望能拍下各花的最好一面。 前一晚已經執拾好了攝影裝備,今次GF-1是主角,因為我只有一顆微距鏡頭,就是 Panasonic Leica DG Macro-Elmarit 45mm F2.8 ASPH Mega O.I.S.  。而因Rolleiflex T是新寵,所以它亦有幸參與這次活動。因為Rolleiflex的關系,測光錶DigitSix、Fuji RVP 100、快門線都要一起帶去,而久未出動的碳纖三腳架亦有用武之地。基於器材有點兒重,封了塵的攝影背包也用上了。

旺角誠意平價意菜 — Buono Italiano

圖片
因為家中電腦的顯示卡壞了,又要給新的Panasonic 14/2.5鏡頭買塊UV filter,所以星期日與太太去了旺角。中午時份在旺角找食肆吃午餐是個難題,因為是旺角啦,人多的是呀,不過今次太太有點新意思,帶我去一間在女人街的意大利餐廳。 去到餐廳門口看了看它的午市套餐的價錢,價錢是茶餐廳的價錢啊,心想這種價錢也不會怎樣有水準吧,心裡的確猶豫了一下,不過已到門口了,即管試一試罷。入到店裡,裝潢簡潔以黑色為主,門口旁放了一大隻風乾火腿,感覺上立刻高級了不少。侍應態度有禮,坐位空間也算可以不是太擠迫。坐下後,侍應奉上兩杯開水,水入口有檸檬香,一絲不苟啊,印象分加了。下午近二時,餐廳雖然坐位不多,但亦仍三分一空位。

Library Cafe

圖片
尖沙咀Lane Crawford底層新開了一間Cafe,在雜誌上看見環境不錯,還有售賣有名的蛋糕,我倆夫婦當然不會錯過了。年初四試完 鳥華 的雞湯拉麵,逛一會街就去找這間cafe小休一下。 其實原本是想去海港城中的朱古力店坐一坐,怎知滿是遊人,根本與星期六、日一般,想起這間新開的Cafe,應該還未被內地旅客攻陷吧。幸好去到店裡客人不多,不過整間Cafe得三張圓木檯,另加一張很大很長的雲石檯。Cafe感覺輕鬆休閑,天花上燈飾有格調,雖然名叫Library Cafe,但沒有library的感覺,更一點兒書卷氣都沒有。不過幾位服務員圍在一起聊天,我們等了一會沒人理我們,唯有自己在長檯坐下,之後她們才醒覺拿menu給我倆。

鳥華拉麵

圖片
鳥華,另一間雜誌推薦的拉麵店,趁今年新年假期放長假整整九天,就在年初四去一試。店有二間,一間銅鑼灣,另一間在尖沙咀河內道,當然我們是去尖沙咀那一間。這間拉麵有什麼特別呢?特別在它的湯底,竟是雞湯底。鹽味湯、豬骨湯、味噌湯、魚湯、豉油湯的拉麵都試過,就是未曾試過雞湯拉麵。 我倆繼續放假的良好習慣,二時後才吃午餐,到達拉麵店已經只有小貓幾隻。店內裝潢簡單潔淨,一幅以雞為圖的畫很醒目。有午市套餐,價錢不算貴,約是$69,有一碗正常大小的湯麵、一小碗飯及餐飲。太太選了套餐,我就只選了一碗拉麵。

Panasonic Lumix G 14mm f/2.5 ASPH

圖片
這是我第四顆M4/3的鏡頭,定焦廣角鏡。它的到來有點遇然,因為我本沒有意思買它的,況且對它沒什麼印象…但上星期在看Leica HK論壇的二手買賣中,無意中看見有人賣Panasonic M4/3鏡頭,其中一顆就是14/2.5,價錢很吸引我的眼光,因為只是$1100。 上網查查鏡頭資料及價錢,Panasonic的公價是約要$3000,但它好像是GF2的套裝鏡頭,分開來賣的話一般都是$1400-1500左右,所以$1100的價格是很吸引的價錢。而最令我心動的是定的重量及體積,55g的重量、體積比20/1.7還小得多,一顆定焦Pancake鏡頭。看了不同的鏡頭評論,大都說它表現一般,失光嚴重,銳利度一般尤其邊位比較差,不像一顆定焦鏡頭。但因為價錢及對Pancake鏡的喜愛,最後都帶它回家。

Olympus M. Zuiko Digital ED 9-18mm 1:4-5.6

圖片
上一篇Blog文介紹了 Panasonic 45/2.8 Macro 鏡頭,今次介紹的是我旅遊必備的鏡頭,就是Olympus M. Zuiko Digital ED 9-18mm 1:4-5.6。這鏡頭是M4/3裡邊兩顆廣角鏡的其中一顆,另一顆是Panasonic Lumix G Vario 7-14mm F4 ASPH。據聞Panasonic 7-14那顆鏡頭表現非常好,而且有恆定4大光圈又廣角一點,實在是很理想的鏡頭,不過…我為什麼不買而買了Olympus那顆呢?

Panasonic Leica DG Macro-Elmarit 45mm F2.8 ASPH Mega O.I.S.

圖片
前天帶了GF-1及 Leica 50 rigid 試影,但對焦操作實在是一個問題,而且用GF-1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輕便,用上Leica鏡重量大大增加,所以對我來說GF-1用Leica鏡是有點多餘啦。平日帶上的 Leica M8 加上 六妹 ,重量亦有約700g,但GF-1加上餅鏡20/1.7的重量只有385g!而且20/1.7的最近對焦距離是0.2m,與太太合照或是拍攝食物相片都很方便,原本一直認定M4/3會是最終陪伴我的系統,個意想不到有Leica的介入啦…以往買下的M4/3鏡頭有Panasonic 20/1.7、Olympus 9-18/4-5.6及Panasonic 45/2.8 Macro,今次介紹的是這顆45/2.8 Macro鏡頭。

Novoflex M to M4/3 Adaptor

圖片
GF-1是我的女朋友,自從有了妾侍M8之後就很少帶她出街了。但買了幾顆m-mount鏡頭後,一直都很想‘一鏡兩用’,因為只要加上M to M4/3 adaptor,GF-1就可以用上Leica及Zeiss鏡頭了。 在書店‘打書釘’知道不同的adaptor質素都相差不少,在旺角星際看過一些adaptor,但大多都是些不知名牌子,而Panasonic亦有出產adaptor給M4/3系統用,不過價錢就頗高約要$1500,所以一直都沒有買。前兩天終於在HKLFC forum中看見有人賣Novoflex M to M4/3 adaptor,而且價錢算是便宜就快快買下了。

四月首爾 第五天

圖片
今天起床更遲,就近在酒店商場的韓食店食午飯。因為剛起床的關系沒有什麼食欲,我就只是點了個牛肉炒年糕,但我太太就好好胃口,要了個石煱飯餐。味道就不過不失,填飽肚就可以了。 出發去弘大壁畫路了,弘大附近有一個區畫了不少畫,好可惜的是有不少壁畫都被破壞。

四月首爾 第四天

圖片
仍然是遲起床呀…沒法子啦,過了三天,每天帶著二機三鏡,累呀…在酒店的一間cafe吃了早餐就出發了。今天天氣不好,下著雨,旅行遇著雨天最麻煩的了。 今天的第一站是惠化,春雨綿綿下,影相確是麻煩。 今日好快就吃午飯了,一來下雨天逛街麻煩,二來今天起床實在太遲了。午飯是去一間意大利餐廳 Di Matteo,它出名的是用柴火烤出薄餅,我倆都很期待。餐廳的外型很吸引,內裡分四層裝潢平實。看一看菜譜,價錢不便宜呀,一個薄餅都要接近30000won,我們要了一個薄餅二杯咖啡。

四月首爾 第三天

圖片
哈…今天又遲起床,又是十一時…都是冷氣機的問題,唯有都是在酒店附近食些少東西。酒店地庫有兩間cafe、麵包店及超市。今次都是光顧麵包店,這間比起前兩天去的麵包店細很多,但價錢似乎就貴一些。吃完麵包,出發去景福宮了! 地鐵景福宮站,入場費每人3000won。一到景福宮,就見到‘古裝人’出巡,太快了只影得一張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