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歡 - Leica M-E
不知不覺投入RF世界已經一年有半,已經深深喜歡上RF,由Leica M8開始再買入Leica經典的Leica IIIf screw mount菲林機,擁有電子及全機械操作的相機,兩樣都帶給我攝影的樂趣。用M8以來一直都很滿意,但經常聽人說M8並不能完全發揮手上的Leica鏡頭,只有全篇幅的M9才可以做得到,所以一直都想擁有一部全篇幅的M機,可惜M9或M9P的價格一直高企…
最近Leica發表了Leica M及Leica M-E,Leica M是新的里程碑,有Video、Live View、放棄CCD採用CMOS等等,價格估計是六萬多港元…而Leica M-E其實只是M9的變異,顏色只有灰、沒有了frameline selector及USB接口等等,價格亦是與M9相近。我基本上是銀色機迷,一直都想找一部三萬頭的二手M9銀機,可惜遇到又被人搶先一步…
昨晚在家中一個人上HKLFC,給我發現了一部比市價便宜三千元的Leica M-E在發售,立刻聯絡賣主,經過一輪的商討,決定即晚在香港站交收及用bank transfer付錢。因為我沒有恆生戶口,要等我太太教夜班後才能交收,最終約了晚上十時半在賣主的車上檢收。
賣主從歐洲訂了兩部Leica M-E,一部自用,另一部應是想轉手賺錢,據他說這次賣買是要虧本的,我也不為以甚。開盒後逐一檢驗,其實我也不清楚要驗什麼,反而賣家驗得比我落力得多。
灰色機身在Leica M機系列上算是少有的顏色,機面左上方沒了白字型號,只有機頂上的熱靴才刻上“Leica M-E”,而且少了frameline selector,感覺上是更簡潔,如果沒了那個“可樂標志”就是一部M9P的外表。
機頂都是M機的基本,只是與M8有點不同,就是沒了顯示電量及可影照片剩餘數的圓形LCD,而最高快門值只去到1/4000並非1/8000,但這也沒什麼問題,要用到1/8000快門的機會真是少於1/8000的機會…
機背也是一樣的了,只是由M8的“protect”按扭變為“ISO”按扭,這個是一大“改進”了,設定ISO變得方便多了。初初按ISO再按上下左右箭咀及轉輪都沒法改變ISO值,唯有去看看說明書,原來是要按著ISO按扭“同時”再按箭咀才可改變ISO值。
現在還可設定Auto ISO,也可設定最少快門值及最大ISO值。我相當喜歡這個Auto ISO功能,例如我設定最少快門值為1/60而最大ISO值為1600,我就不用理會ISO值,只要調整光圈值專心拍照,它會自動調整ISO值去令到快門最少會有1/60,如果不能達至最少快門值,取景器內的快門數值就會閃。
因為現在沒了frameline selector,Leica M-E只可辨認到有6-bit code的鏡頭,所有沒code的舊鏡都要在機上手動設置。設置後才能在取鏡器上正確顯示frameline。還有是最少快門值可設定為“Depend on Lens”,即是不同鏡頭會自動有不同的最少快門值,例如50mm鏡頭的最少快門值是1/60而90mm鏡頭是1/125。
賣主也說Leica M-E的LCD比M9好,應是與M9P一樣,而它的frameline比起M8更準確,但我還未確認得到,就是聽一聽吧,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暫時還沒機會帶這部新歡外出“尋歡”,只是在家“玩弄”一下,操作上基本一樣,只是因我愛50mm的視角而我只有Leica Summicron-M 50mm Rigid Type I,而它也真是很有“份量”就重了點。
新歡與舊愛一起,M8的處置還未決定,太太說喜愛Leica M機的操作簡單易用但又覺得太重,要她試試用一下究竟喜不喜歡,喜歡就給她用,否則都應是賣的了。
最後是一些在家的試機照片,鏡頭是Leica Summicron-M 50mm Rigid Type I:
恭喜晒..., 新玩具!!!!
回覆刪除流晒口水.
哈哈,係呀…又有。依次…勁肉痛!
回覆刪除